
堿洗廢水治理工程
設計依據
1)《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》;
2)《國家污水綜合排放標準》(GB8978—1996);
3) 廣東省地方標準《水污染物排放限值》(DB44/26—2001)
4)《給排水設計手冊和設計規范》;
5)成功的同種廢水處理經驗;
6)該公司提供的資料及現場。
設計原則
1) 工藝流程應具有合理性、科學性、可靠性;
2) 工程應具有投資省、操作管理方便、處理效果穩定、運行費用低等特點;
3) 整個工程布局應合理、規范,與廠區協調一致。
設計目標
設計處理后水質達到廣東省地方標準《水污染物排放限值》(DB44/26—2001)一級標準,即:
系統原理
本工藝流程是堿性廢水治理最普遍、最簡單有效的方法,廢水首先經過隔油調節池,除掉大部分的油粒和固體廢棄物,在調節池停留5小時之后,污水會由提升泵抽入混凝反應槽,先用石灰進行中和。然后加入混凝劑PAC,對廢水進行絮凝, 絮凝對P也達到去除的作用。再經PH儀表控制反應槽中廢水PH值在7—8。然后經過斜管沉淀池進行泥水分離,清水經活性碳過濾后可直接排放或同生活污水進行進一步生化處理。沉淀池的污泥每隔一天排放一次,待其干化后外運處理。
堿性廢水